-
视频加载中...
5月22日,汕头市生态环境局在中山公园开展“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”主题系列宣传和实践活动,通过宣读《积极参与保护生态多样性行动倡议书》、提供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咨询、发放宣传资料普法、开展生物多样性知识抢答等形式,倡导市民群众保护环境、节约资源、绿色生活理念,共同携手守护美好家园。
今年“国际生物多样日”的主题是“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”,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,创和美永续之路,进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。在中山公园,汕头市生态环境局设置了展示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板,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驻足观看;金平区生态环境局代表现场宣读《积极参与保护生态多样性行动倡议书》,呼吁更多市民群众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。
汕头作为“国家森林城市”,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。韩江、榕江、练江三江汇流,形成了独特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;南澳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;澄海红树林湿地更是粤东地区最重要的滨海湿地之一。在近日发布的《广东省生物多样性(2025)》报告中,首次系统收录了汕头南澳候鸟自然保护区、澄海红树林湿地等生态保护成果,为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宝贵的“汕头经验”。
据监测数据显示,2024年汕头记录到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稳定在80头左右,黑脸琵鹭越冬数量突破200只。目前,汕头拥有4.9万公顷的湿地和众多珍稀濒危物种,已发现野生鸟类330多种,其中全球极度濒危鸟类6种 。
近年来,汕头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。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,全市5个国考断面、2个省考断面、饮用水源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%,韩江水环境质量优良,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占比达91.6%,内海湾水质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;大气六项主要污染物指标浓度连续10年全面达标,AQI达标率98.6%,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,功能区昼间、夜间噪声总点次达标率分别为100%和95%;土壤污染安全得到有效保障,全市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% 。
采写/视频:南方+记者 杨立轩
点击图片,一键报料
【作者】 杨立轩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举报